都爹利街煤氣路燈

都爹利街 (Duddell Street)
地址:中環都爹利街
最佳時間:1800-2000(黃昏開燈,天還未黑的時間)

特色:
  • 同期煤氣燈中只有這四盞煤氣燈仍然在本港使用
  • 於1979年8月15日被政府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 星巴克全球首間「冰室角落」在都爹利街開幕

歷史:
1875-1889
都爹利街興建石階
煤氣燈後來一度中止運作

1948
2月29日重開煤氣燈

1948-1970
全港其他煤氣街燈被電燈所取代。

1984
香港市政局曾為這4支煤氣燈在英國訂造燈紗及燈罩

導賞:
花崗石樓梯與4支香港碩果僅存的煤氣燈,置於石階兩端的欄杆上。
現時煤氣燈由傍晚6時至早上6時亮燈,由自動開關控制,現仍由原為本港提供街道照明而開辦的 香港中華煤氣公司繼續操作。

最早有這幾枝燈的紀錄則在1922年,屬「雙燈泡羅車士打款式」(Two-light Rochester Models),是英國Suggs & Co.出產。

曾經有不少香港電視劇和電影以都爹利街為場景,包括:
電影情節 - 張國榮的《金枝玉葉》
電視劇 - 《上海灘》
MV - 梅豔芳、楊千樺等

蓮香樓

蓮香樓 (Lin Heung Tea House)
地址:中環威靈頓街 160 號至164 號地下

特色:
保留香港傳統飲茶文化的少數
有著「蓮蓉第一家」的美譽的老茶樓

廣州店現址位於中國廣州荔灣區上下九步行街,它與陶陶居均是廣州僅餘的兩間過百年歷史的老茶樓。蓮香樓現時均在廣州和香港設有分店,雖然兩者在經營來說已經是脫勾,但也可說是同源異枝。



1889
蓮香樓是創業於清光緒15年,原名連香樓,由於蓮蓉做得出色故易名為蓮香樓

於1910年(宣統二年)一名叫做陳如岳的翰林學士,因品嚐了連香樓的食品後,大讚其蓮蓉做得出色,故書「蓮香樓」,提議將原本的「連」字上加上「草花頭」,連香樓自此易名為蓮香樓。後來因為政局動盪,不久跟香港3間蓮香失去聯繫。在經營運作上,省港蓮香樓各自負盈虧。




在20世紀初,開始在香港設立分店。

1918
在香港的蓮香樓原設有3間,現僅存1間於香港島中環威靈頓街160-164號

營業時間:

導賞 
傳統的焗茶盅燉盅、老式銀碼數字手寫的菜牌、古舊的兩葉風扇、漆黑的鐘擺掛鐘等


舊式唐樓高7層,無升降機,蓮香樓只佔近威靈頓街的兩層,樓下東面是貨倉及廚房,西面是賣年糕唐餅的店面,中間有寬大木樓梯上2樓茶室。

茶室之內,茶客自行找座位,無知客

大廳四面裝有中國古文詩句、山水字畫,

不設貴賓房、歡迎搭台,


香港的蓮香樓老闆是顏姓的先生。製餅工場在香港柴灣,蓮蓉堅持是自家製的,糕點每天出爐,新鮮運到中環出售,這是特色賣點。

上了年紀的伯伯嬸嬸,
身穿舊式的白上衣黑褲裝

雞球大包、豬肚燒賣、蓮容包等傳統點心。

著名菜式有漿燒骨、霸皇鴨、煎釀鯪魚。

猶太教莉亞堂

猶太教莉亞堂
Ohel Leah Synagogue

1902
落成, 由銀行家沙宣爵士興建,名為 Ohel Leah Synagogue,紀念母親 Leah Gubbay Sasson。
1990
猶太信託基金與太古地產合作在猶太教堂旁興建雍景臺,太古地產的土地使用期達99年。

2000
獲 聯合國亞太區文物保護獎優異獎。

半島酒店

半島酒店
peninsula hotel

特色
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酒店

1927
建成

1928
12 月11日開幕

1941
12月25日聖誕夜,港督楊慕琦在酒店 335 房間簽署投降書
第23 軍司令酒井隆中將酒店改為日軍臨時總部

1942
4 月10日重開,改名為「東亞酒店」

港督府 / 禮賓府

Hong Kong Government House

地址:中環半山上亞厘畢道

禮賓府的入口
特色
  • 前身是港英時期的總督府(俗稱港督府),為香港總督的官邸,現已成為行政長官的官邸。
  • 英治期間除首三任港督外,其餘25位港督均在府內居住。
  • 見證港英殖民政府、日治時期及特區政府的管治,歷史價值極高
  • 香港政府的一些重要儀式也於禮賓府內舉行,例如每年的授勳儀式、香港運動員出戰奧運會的授旗儀式等。

歷史資料
1841
英國佔領香港後,將現時花園道、上亞厘畢道至己連拿利的山坡劃為政府山 (Government Hill),在此建立殖民地的行政中心。

1851
10月正式動工

1855
建成耗資14,940英鎊。
香港禮賓府前身為總督府。
總初期接待的都是皇室成員及外籍重要人士,直到第七任港督堅尼地上任後才開始容許華籍商人參與總督府的活動。

1891
當時總督府由於舉行活動日多,港督德輔決定加建東翼,由設計到建成歷時僅三年,於年啟用。

1930
總督府日漸殘舊,港督貝璐曾建議於馬己仙峽道另建新的總督府,但因經濟問題及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擱置。

1941 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曾作為日軍司令部
總督磯谷廉介沒有入住總督府,但仍以此作為督憲府,並作出大規模改建。

1942
日軍政府在兩座建築物中央加建一座日式塔樓,並加上日式瓦頂及裝飾,重髹外牆,除去歐陸風味

1945
9月16日,日本陸軍少將在此簽署投降書。簽署儀式所用的長桌,現於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

1997
香港主權移交予中國,原來打算將港督府更名為「特首府」,作為新任特首的官邸,但據說由於擔心英國在府內留下間諜裝置,因此當時新任特首董建華拒絕以此為官邸。最初政府稱之為「前港督府」,後經政府專家討論後,建議將建築物更名為「紫蘆」,取意自建築物上呈深紫啡色的屋頂。後來由於此名與香港的一些建築物重名,加上社會普遍不認同,使得「紫蘆」一名最終沒被採用,而改稱為「禮賓府」。

1999
香港政府與迪士尼公司正式宣佈興建香港迪士尼樂園的發佈會亦於府內舉行。

2005
董建華宣佈辭職,新任特首曾蔭權宣佈將以禮賓府作官邸,並花費1450萬港元進行維修工程,包括改良電力、電訊網絡和影音系統,以及建造一個錦鯉魚池,以迎接曾蔭權的入住。

2006
1月12日,曾蔭權與太太正式遷入禮賓府居住,1月16日起,行政長官及行政長官辦公室將從政府總部遷至禮賓府辦公,回復殖民地時期的安排。特首入住後,「禮賓府」的名稱維持不變。


導賞 
香港禮賓府於90年代開始舉行開放日,最初每年一次,後來增至每年六次,其中一次在三、四月間府內杜鵑花盛開時舉行。然而並非整個禮賓府均作開放。開放日的門券收益多數會捐款作慈善用途。現時禮賓府每年開放兩次,市民可自由入場,不需門票。具體開放時間及細節一般會在開放日前一個星期通過傳媒發放,禮賓府網頁亦會展示有關資料。


港督府位於上亞厘畢道,地理位置優越,前方遠眺維多利亞港,俯瞰中區景致;下達政府總署、聖約翰座堂,旁為金鐘域多利軍營,後有動植物公園,佈局反映英國人的管治與生活模式。


最初總督府只有一座以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建成的主樓,落成後歷任香港管治者一直有對該建築進行加建和修改。

戰前最大的加建工程是擴建東翼。東翼主要用作社交活動場地,即今日之宴會廳。東翼面積與主建築相若,由有蓋樓梯相連,上層為宴會廳,下層為飯廳。

日治期間,改建設劃由年僅二十六歲的日本建築師藤村正一負責,主要加建了中央日式塔樓,加建於原有兩座建築之間,把兩座建築物連接起來;屋頂改為日式瓦頂及修改石柱牆飾,淡化建築物的歐陸風味; 內部裝設日式趟門和榻榻米台,並加設了茶室。

日治期間雖然物資短缺,但改建仍於1944年完成。此改動使總督府變成一座具東洋特色的府弟,成為了現時的模樣。

由於日人已進行維修工作,戰後總督府繼續用作總督之官邸。

港督楊慕琦於1946年遷回官邸,把日式裝置拆除,並改建成四間睡房和浴室。下一任港督葛量洪則在房間牆壁上鑲嵌飾板,加裝壁爐,增建露台,安裝獨立空調等,並在主樓門廊入口加置兩隻石獅子。

港督麥理浩則為港督府進行大規模翻新,更換屋頂,宴會廳首次安裝中央空調,花園建設腰形泳池;擴充員工宿舍,並加建風格與主樓相配的管家宿舍。

 

香港禮賓府屬英國喬治時代建築,具有濃厚的殖民地風格,在英式建築上引入了適合亞熱帶地區的大型窗戶和陽台。


 傳說地底秘道

關於禮賓府的建築民間一直有各種的傳說,其中最著名的是指禮賓府有一條秘密的地下通道可連接至中環政府總部、匯豐銀行總行、甚至位於添馬艦的英軍基地。經查證後,港督府的確有一條地下通道通往中環亞厘畢道政府總部附近。通道至少長310米,闊度由1.2米至3.4米不等,高度大約2米,並且設有照明系統。通道出口現時由兩道鐵門封上,只能用鑰匙由內向外打開,防止有人從秘道潛入港督府
事實上這是一條二戰時用作防空的地道,於1940年11月興建,通往當時的布政司署,其長度比傳言中的短。


通道的入口原設計在禮賓府的花園,但當時的港督羅富國對這個設計不滿意,遂將地道入口改在地牢的一個儲物室內。日佔時期,港府曾與英國政府商討日戰防空策略,提及延長秘道接通政府總部地庫,但最終因資金不足而擱置。60年代末,港英政府提出建議,將秘道延伸,打通港督府與政府總部,但因造價昂貴擱置了建議。



中英風水鬥法

一個著名的傳說指,20世纪80至90年代過渡期間,中英兩國曾進行一次風水鬥法,中方在中環興建呈尖角狀的香港中银大厦,其中一個角尖即正對著港督府。港督府就此請風水專家看風水,此外亦有傳說指當年要興建港督府時曾有風水高人指點,選擇於背靠山脈面向海港的現址興建。在曾蔭權上任後,建錦鯉魚池也被指是化解中銀大廈的剎氣。

香港接待來賓的場所,香港政府的一些重要典禮亦於這裏舉行。


大會堂

Hong Kong City Hall

地址:中環愛丁堡廣場5號

香港第一座公共文娛中心
香港首間公共圖書館(即大會堂公共圖書館)和美術館
以前每逢皇室人員或新任港督到港,便有儀仗隊在大會堂前舉行歡迎儀式。

1869
香港首座大會堂於落成,位於香港匯豐總行大廈現址旁

1933
大會堂的用地被購予香港上海匯豐銀行重建並擴充其第三代總行大廈之用。

1947
舊大會堂於年全部被拆卸

1962
於現今的愛丁堡廣場落成,由當時的港督柏立基揭幕

1969
更名為香港美術博物館

1973
第一屆香港藝術節

1975
正式分家成香港博物館(現稱香港歷史博物館)及香港藝術館

1975
 香港博物館遷離大會堂

1976
第一屆亞洲藝術節

1977
第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1982
第一屆國際綜藝合家歡


1991
香港藝術館遷離大會堂


大堂分高低兩座,中間的是紀念花園,園內有12邊形的紀念龕,以紀念二次大戰時為港捐軀的居民。

香港大會堂佔地11,100平方米,由兩座獨立的建築物(低座及高座)及一個紀念花園組成。

「低座」設施:
設有1,434個座位,可供交響樂及室樂演奏、獨奏、爵士樂、歌劇、合唱及獨唱演出的音樂廳
設有463個座位,適合小型舞台表演的劇院
面積約590平方米的展覽廳(原為跳舞廳)


「高座」設施:
大會堂婚姻登記處、公共圖書館、會議室、演奏廳、展覽館

包浩斯建築

包浩斯建築
源於1919 年的德國包浩斯學院
以最新及最省力的手段建設
看得出的線條簡樸、極少裝飾、不 求對稱
把藝術和科技二合為一

中環街市

西港城

西港城(Western Market)
地址:香港中環德輔道中 323 號
開放時間 :1000-1700
特色
  • 採用愛德華式建築風格
  • 憑其古雅的建築設計,被列為受保護法定古蹟
  • 2樓「大舞台」飯店為港島知名的婚宴場地
歷史背景


導賞
 
紅磚砌成的大樓,以花崗岩為地基

紅加白的帶狀磚飾,並有孤形山牆

南北入口的頂部都有大型圓拱

室內裝有彩式玻璃窗

2樓更有「大舞台」飯店,吸引不少新人來此成就一段美滿良緣

舊病理學院

舊病理學院
Bacteriological Institute

舊病理學院

正面中央的帕拉第奧式窗,三角牆有牛眼窗及白色條帶。
屋預反而有兩層中國瓦片。

前法國傳道會大樓

前法國傳道會大樓Beaconsfield House
第二層有維多利亞柱及半露方柱,第三層有愛奧尼克柱

基督科學教會

基督科學教會The First Church of Christ Scientist
地址:中環麥當勞道31號

特色:
  • 基督教科學教會在本港只有這所會堂,但在日本、南韓、印度及菲律賓有不少分會
  • 建築本身是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熱門 FAQ:「為何會將基督和科學混合啊?」


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由瑪麗·貝克·艾迪於1879年創立。艾迪宣稱,既然上帝是絕對的善與完美,那麼罪、疾病和死亡都與上帝無關,因此都不是真實的。這個物質世界是虛幻的,真正的真理和存在都是在精神層面上,所以所有的物質上的「錯誤」都可以靠更高層次的靈修來解決。她更進一步地說明她所領悟出來的道理正是如同《聖經》裡所記載的那樣,耶穌基督有治癒能力也是因為有同樣的領悟。基督科學教徒(或基督科學者)則根據這個教義深信疾病可以透過信仰,祈禱和領悟更高一層對於上帝、基督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治癒。這樣的結果就是教徒有病痛時往往只靠着祈禱而不尋求醫療協助,他們的教會刊物上也常常刊登這類的透過祈禱而治癒的報道。


歷史

1879

瑪麗克埃迪在美國波士頓創辦教會




1905

基督科學教會香港第一分會成立。在香港島洩蘭街的小型會議房子開始舉辦服務




1910

在麥當勞道31號成立收購教會站點




1912

教堂的成員捐款建成了永久會堂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被徵用改為馬廐,戰後重修


1956

因其服務範圍日廣而加建翼樓




1995

教會大樓經歷了重大的恢復,包括更換屋頂和內部和外部重新粉飾。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基金資助大部分的修復費用。




導賞

教堂是建於希臘復興風格,這是當時在英國和美國的經典設計一個流行的風格,巧妙地思考出適合小地盤和最大化的可用面積。

該建築樓高兩層,屋頂中央呈金字塔形,入口有典雅的石柱及門廊。


主要特點包括三角pediments支持壁柱和列。雖然主要是希臘羅馬式的風格,也足以證明拱形天窗窗口的外觀。為配合本地風格,金字屋頂瓦片有酷似羅馬 pantiles。




教堂內部是相當平原與裝飾局限於傳統特色的窗戶周圍。


現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由於列入羅馬式的建築,不能說是“純粹”的希臘,但它是一種罕見而有趣的例子和公正的風格,真實展示沒有明顯的改動或補充。

文武廟

文武廟 Man Mo Temple

地址:上環荷李活道124-130號

開放時間:0800 - 1800
特色
這是香港極少數的文武廟最重要的一間
過去,曾作為華人一個解決爭端的場所

歷史
1847
由兩位富商盧亞貴及譚亞財集資興建

1908
文武廟委託東華醫院管理,並制定文武廟條例。

導賞
文武廟是為崇拜的民事或文學女神文昌和武術女神

為奉祀文昌帝君及關聖帝君之廟,簡稱文武廟。

關帝是一個象徵性,以及正義、忠誠和公正,跟西方國家的盲眼女神非常相似。關帝一直是守護神,尤其是警察、武術、紀律部隊和其他行業更為推祟。

文武廟和其他多間廟宇,由廟宇委員會管理。該廟獲得的財產,它後來成為東華醫院及保良局重要的重要來源。

除了作為一個宗教場所,文武廟有點像一個地方法院解決爭端的當地華人和其他
事項的福利和生活的社會。

該廟由三個模塊組成:最大的主樓服務兩尊另外兩名列聖宮,從字面上看,所有聖人廟,以及公,所以其西面相隔兩個通道的閘門,分別被稱為步月和履中。根據文武塊兩進式建築門前建有兩個開放式平台,雙方和兩個禮堂之間蓋庭院相連。所以分別是三個大廳和一個建築。
四周都有金色的神壇,以供奉文帝和武帝。文帝手執毛筆,武帝手持利劍。由於文帝代表文昌帝,掌管功名和官祿,故此善信之中包括不少望子成龍的父母,特別在公開考試放榜前夕,香火格外鼎盛。

在屋頂的三幢共木椽子和檁條都以木材桁梁和承重山牆齊平牆壁。屋頂覆蓋著綠色的石灣陶瓷磚,圖案包括有魚、珍珠、花卉、歌劇公仔和其他幾何裝飾的山脊。前院的建築物包圍低牆設計
補充到寺廟建築。

廟內更陳列一個鑄於清道光年間(1847 年)的銅鐘及一台造於 1862 年的官轎。

過去在建築上曾有小修改,主要是它的陶瓷屋頂,已作出寺院。

寺內並設有中英籤文,更有專人可以直接以英文解籤,

每年秋季都舉行祭祀,廟宇會被用來作為東華三院董事成員的儀式地點。

畢打行

畢打行 (Pedder Building)
地址:中環畢打街12號

特色
位於畢打街上的唯一戰前建築,而且保留它作為商店及辦公室的用途
樓宇旁邊小巷的路邊小檔,仍然保存傳統的擦鞋業,為中環的繁忙都市平添了一點味道 


歷史背景
1923
由著名建築公司巴馬丹拿建造。

1923-194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大多數租戶為外資商業企業與他們的總部或分支機構

1926
業主的最早記載的是石議員,但不久所有權轉讓給伍華。作為領班開始在香港皇家海軍造船廠,吳華最終成為著名承包商。在20世紀,他負責許多建設項目,如建設瑪麗醫院,皇后戲院及油麻地避風塘。

1941-1945
日本佔領期間,它一直作為一個商業運作商店和辦公室的樓宇

1962
畢打行賣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擁有的一家公司

導賞
畢打大廈樓高9層,狹窄的長條形樓宇由畢打街可以追溯至另一邊的戲院里。

建築風格的築受新古典裝飾藝術的一些影響。同一時期,在其他大世界城市如上海和芝加哥,都有類似的風格建築物。

在畢打街牆面強烈對稱組成的建築,包括古典石雕,成型飛簷,巨型壁柱和中央三角牆,在三樓的水平顯示,一個不尋常的特性,不過常見於戰前樓宇,估計是為形成有蓋行人道或商場的行人通過。

作為畢打街唯一的歷史遺留建設,至少在外觀上外部,有難得的地道文物價值。如今,它繼續作為商場,但辦公室和商店裡面有各種形式的性質和國籍。舊攤位在樓宇旁的狹窄小巷夾在建築物和鄰近地鐵站,保留了一些舊時代的味道。

傳統的職業-擦鞋融合建築背景。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老建築仍然生存於中環的心臟。 沿畢打街的舊戰前辦公樓周圍是其他現代化的寫字樓。

將來發展
毫無疑問,它是一座老建築,而仍然使用在原來的目的:辦公室和商店。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央會所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央會所(Chinese Y.M.C.A. of Hong Kong - Central Building)

地址:上環必列者士街51號

  
特色 
  • 於20世紀初有當時最現代化的設施,包括香港首個室內游泳池及在操場頂有鑊形緩跑道
  • 中國作家魯迅在曾此發表演講
  • 折衷的建築風格和芝加哥學派的影響在香港非常罕見
歷史背景

1915
由聖公會會督倫義華博士奠基,並由芝加哥基督教青年會成員以及當地籌集的捐款作資金興建

1917
建築於2月10日已經完成

1918
該建築被用來作為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總部

1927
中國作家魯迅在此發表演講

1941
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大樓作為香港防空救護隊半山區甲段總部,空襲防範(A節中級),服務千個難民

1941-1945
在日本佔領期間,日本政府教育署控制下對和日本和德國提供的課程

1966
總部搬到在九龍窩打老道的新址

現在
舊建築現在是一個弱智人士庇護中心和宿舍,惟部分建設仍然利用為基督教青年會青年服務中心


導賞 

在建築風格建築物被歸類為折衷結合西方新古典主義和中國白話元素。該建築是一個大矩形6層高對稱設計,主要以紅色磚建造。它的外觀簡樸實用,尤其是後方海拔,同重複使用相同的開窗,表達和展示功能的特點是直接的芝加哥學派的建築風格。

然而,前門顯示新古典的功能,如拱門,重點和列以及托斯卡納作為中國的功能,如青釉瓦片屋頂的陽台。內部有進一步利用西方古典風格特點。至少在建築外觀而言,保留了其真實性。

永利街

地址:上環永利街

特色
  • 2010年,香港電影《歲月神偷》剛在柏林影展奪得水晶熊獎新世代最佳影片,揚威國際,想感受一下電影中 60 年代的老香港情懷
  • 納入市建局重建的範圍

歷史背景

導賞
1950 年代的 24 幢唐樓,以及1953年的必列者士街街市
永利街以前是小型印刷廠的集中地,全盛時期有十多間,現在則只剩兩間

以前這裏有許多印刷廠,居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人與人之間有著濃濃的人情味,極富生活感。






將來發展
政府於三月十六日宣佈將永利街剔出重建項目,更建議將永利街設為保育區。此消息一出令到所有支持保育永利街的人士都十分興奮,連《歲月神偷》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都特地拉大隊去永利街慶祝

石板街

石板街(Pottinger Street)

地址:中環砵典乍街
特色 
  • 砵典乍街是港島一個罕見的一塊相當大的文物建築
  • 雖然花崗岩板材已經重新鋪設過,其地下加設了不少的線路,街道看上來仍保留其從前的真面目
  • 李安導演的《色.戒》一片曾在此地取景。
歷史背景

1845
砵甸乍街(即石板街)建成,並以第一任香港總督璞鼎查命名

1900
20世紀開始,該地區逐步發展成為一處繁華的商業地帶,投資者的商店和小販攤檔沿著這條街擺賣


導賞 

砵典乍街目前正在考慮範圍從中環皇后大道北端至荷李活道對面入口前中區警署的南端。據認為,該街道興建方便貨物運輸和建築新材料給附近的監獄和裁判。

由於陡峭的街道,它是覆蓋著粗糙花崗岩板材,使行人可以街上步行更容易。中國人則稱街名為“石班蓋”(石板街),字面意思則成為現在的“石板街”。

在佈局上,由士丹利街及威靈頓街東北、西南軸線相交。這條街的形成奠定了花崗岩板材打破債券形式的步驟。有公開的排水渠兩邊的街道,還提出了人行道上的步驟兩邊的斜度。讓雨水流失的排水渠兩邊。雖然在建築風格沒有什麼特別,但可以被列為便民的一個設計。

將來發展

砵典乍街四周都是高樓大廈。不過, 沿途的建築物街目前都是中底建築的住宅樓宇。還有一些法定古蹟在附近,即中區警署,域多利監獄和前中央裁判法院提堂。

和平紀念碑

和平紀念碑 (The Cenotaph)
地址:中環皇后像廣場
特色
  • 每年在最接近11月11日的星期日都有紀念儀式活動
  • 與旁邊的舊最高法院,前三軍司令官邸,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及香港會,是香港早期的中心點

歷史背景

191X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開結籌劃建立紀念碑紀念戰爭中的死者

1920
埃德溫勒琴斯爵士宣布英國倫敦翻版方案

1923
紀念碑揭幕

1970 年代
加入1939-1945年期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受害者

1981
與香港動植物公園,皇后像廣場和及聖約翰座堂的和平紀念日儀式合併

1997
1997年後,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更名為抗日勝利紀念日。 1998年以來,每年重陽節在大會堂紀念龕舉行官方儀式,行政長官和高級官員都會出席。與此同時,香港退伍軍人協會繼續在最近11月11日的星期日在紀念碑舉行紀念活動。


導賞

和平紀念碑位於皇后像廣場和大會堂,橫跨幹諾道,面向維多利亞港。幾乎是英國倫敦和平紀念碑的翻版。

最初,它只是刻有 “光榮的死了” 字的字樣。

碑的一側刻上8個漢字“英魂不朽浩氣長存”,意思是“願他們的靈魂是不朽的烈士,他們的崇高精神是刻在紀念碑一個遲來的承認”

1997年前在香港舉行的官方紀念活動,以紀念大英帝國和美國聯邦軍人誰死在兩次世界大戰。

外表簡單的紀念碑是基於精湛完善的經典原則而建。在垂直的紀念碑,如果預測向上, 將滿足點在離地面1000英尺的橫,分別是第一個圓的周長與理論點 900英尺的地下。這個治療是根據 entasis在古典主義傾向是一個微妙的垂直和水平線,以正確的錯覺。紀念館建成的打扮於市中心的進一步加強。

長方形花崗石的平台,十字型道路和四周整齊的草坪和矮花崗岩壁,職位和欄杆。紀念館目的是加強與底座和以減弱上部的力量。

最終在頂部的長方形石棺後,有一座石頭敬獻了花圈。

裝飾限於石裝飾的基座和石棺,雕刻花圈的頂部和雙方永久附有青銅旗杆。

碑文中英文原文為致敬兩次世界大戰,分別是1914-1918和1939-1945。碑文中文字意思是五月,是烈士的靈魂不朽的,他們的崇高精神。

在建築風格來說,紀念碑屬於古典復興。在香港另有幾個紀念碑,但以它的物以稀為貴以及內置的文物價值。

1939-1945年的苦難和中國題詞是後來補充,否則會保留其紀念館原來的真實面貌。 社會價值來說,紀念碑顯然是為紀念和提醒那些生活在兩次世界大戰和其他衝突。

與旁邊的皇后像廣場,立法會和大會堂,這是一個良好著名地標看出殖民地時代的城市中心點。 

舊維多利亞城現在主要由一些法定古蹟來探究,如舊最高法院,前三軍司令官邸,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禮賓府及聖約翰座堂,由海邊直至政府山再至宗教,連成香港殖民地僅有的一直線。

影相位
背景各國際金融中心及皇后像廣場的方向較美。不過,如果以此為方向拍照最好是上午,因為下午會變成背光。另外,紀念碑平常有鐵欄包圍,如欲拍攝,可考慮低抄。

將來發展
紀念館當然可以被移動到另一個位置的土地用於其他目的,但可能會被視為褻瀆。所以在可見的將來這裏和其他周邊的建築仍然可以保存下來,為香港的歷史留下實在的證明。


會督府

會督府(Bishop's House)
地址:香港中環下亞厘畢道1 號
中環會督府外觀
重點
  • 近鐵崗一帶,是「政府山」的一部分
  • 香港聖公會最顯著的一座歷史標誌建築
  • 地區歷史建築豐富,包括舊牛奶公司倉庫和舊域多利軍營
  • 現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 在香港並不常見的都鐸式建築風格

歷史背景
1845-8
建於本身是一所為華人而設的學校



1851
在年建設“合議庭風格”之後成為聖保羅書院,也是首位任命主教-喬治史密斯的住所。學院曾培養出不少人士


1880
包括於年第一個非官方成員及著名外交家伍廷芳



1951
聖保羅書院搬到般咸道,舊址則成為香港主教的居住和辦公室

外觀


都鐸式建築風格,在香港並不常見。大廈共兩層,地下室及相片中的 東北角落的八角塔另有一層。都鐸式風格的特別之處包括凸肚窗,平頭的窗口,窗戶上有裝飾,扶壁,並模仿十字形的漏洞頂端塔。




古典元素也明顯的使用, 花崗岩石砌的基石,間隔的玻璃窗戶模式。配合本地建築風格,是使用紅色畫中屋頂瓦片。總體印象看起來就像一座城堡式。內部已經被玩代化,不過在外表看來仍然保持當時的樣貌。







將來發展
  • 2009年,聖公會宣佈斥資8億元保育中環建築群
  • 會督府擬保留作香港聖公會大主教辦事處,內設博物館
  • 拆除近年新設的窗口式冷氣機及樓梯,並為傷殘人士加設設施
攝影
基本只有在外圍的山腳影相,因景點不作開放

基恩小學

基恩小學
Skh Kei Yan Primary School

中環己連拿利道

校舍的都鐸式復興建築 風格仿如毗鄰的會督府


1845-1848


男校建成







1851



興建完成,,原為聖保羅書院的南翼







這座大樓原為南翼的聖保羅書院,提供英文班中培養出不少精英。 紀錄包括伍廷芳,著名外交家和1880成立的立法會第一非官方成員







1937



加建頂層和開放走廊的舊建築密封給它的現代造型







1953



由基恩小學接管







1996



基恩小學撤離連拿,搬到新的地點在荷里活道。在此之後,聖公會明華神學院佔據一兩個建築物校舍。另一個前校舍已被用作辦公室的教聲雜誌。







該建築最初是兩層高,建成以抑制鐸復興風格的斜尖屋頂的中國瓷磚,山牆,開放柱式的陽台。







不幸的是,老建築的外觀及高度在1937年開展的工作而年急劇給它一個現代外觀。那個西南位置有懸臂式露台運行全長的外觀有廣泛預測屋簷或颱風天篷在屋頂的水平。東南位置也有現代的外觀,但都鐸風格的拱門和拱結構仍然存在。屋頂的 女兒牆建設單位,以縮進或城垛。







觀賞括號,罩成型,細木工和時期的建築風格依然存在。

中環街市

中環街市
地址:中環德輔道中80號
1890-1895
中環街市的前身落成


1939
建成現今模樣的街市
據說是按照最新的市場設計在歐洲的時間。

那時是最大,最現代化的市場,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為附近居民提供批量供應及餐館。

在結構上,市場屬於國際現代風格包豪斯建築風格,特點是長期水平連鑄帶窗戶,及流線型的外觀,彎曲的角落。該結構由鋼筋混凝土柱。在攤位,貼心的設計,與不同類型的家禽,魚,肉,水果和蔬菜。這些攤位位於沿著兩旁的中央過道地面,一樓和二樓。
中央庭院提供照明和通風。

第三層是屋頂露台,以及市場員工的辦公場所及宿舍、更衣室及檢品倉庫的位置。
中環街市設計採用了最先進的改善空間,尤其是在通風,和更大的空間申請攤位。這是,作為正式記錄中描述,“建築物的四個故事,為的主要入口市民從皇后大道和德輔道。升降機提供在後門口,門口的貨物和從租庇利街及維多利亞女王街。
一樓是家禽和魚檔,而在這一級註冊是一個獨立的公共廁所。

在一樓是豬肉和牛肉攤檔及二樓是蔬菜和水果檔。那個

三樓是分配給辦公室和宿舍的衛生部門的工作人員。


市場一直沒有改變,因為它建成,因此保留其真實性。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具有國際現代風格明確建築文物價值。這是一種其餘兩個市場的這種風格,另一種是灣仔街市,因此也有物以稀為貴。這是之一協調中心區作為一個主要來源的新鮮食物,因此具有社會價值和地方利益。

在附近,即中區警署建築群,前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監獄。不遠處,還可以找到砵甸乍街,這是覆蓋歷史的石板,俗稱“石板街”。

舊域多利軍營

舊域多利軍營(Old Victoria Barracks)

地址:香港中環紅棉路

香港公園舊域多利軍營

1840-1874
建設,是英軍駐港的首批軍事設施之一

1941-1945
日佔時期,軍營曾被日軍徵用

戰後
軍營經過大規模修復

1979
英軍將域多利軍營移交予香港政府

1985
部份地方改建成香港公園

1986
羅拔時樓被賽馬會用作新生精神康復會宿舍

1992
卡素樓改作為香港視覺藝術中心,政府將蒙高瑪莉樓給予母親的抉擇和啟勵扶青會使用

現在
羅連信樓改作紅棉路婚姻登記處;華福樓則成為雀鳥育護中心(教育中心)

中國銀行大廈

中國銀行大廈 (Bank of China)
地址:中環德輔道中第2A號

特色
曾是香港最高的建築物,先進的大廈設施亦冠絕全港。

歷史

1917

在中環文咸東街第47號租用的房舍開業,其後經過幾次移遷

1947
公開拍賣,由中銀香港分行經理鄭鐵如以3,745,000 元購得,價格之高傳頌一時



1951

舊中國銀行建成,香港分行開始運作



1990

位於旁邊花園道1號的新中國銀行新塔開幕


1997
中國銀行才遷出

1998
轉租予新華銀行(香港)

2001
中銀集團旗下各銀行企業合併後,新華銀行(香港)改名為中銀(香港)中環支行


導賞

十七層高的舊的中國銀行不僅是利用作為分行,但又也有一些中國企業。第1至12樓已被用作銀行辦事處,中國銀行港澳管理處和一些中國企業,如中國資源公司(CRC)的華潤集團。自1990年以來,13至15層被用來在中國俱樂部。



這個 17層大樓的設計是由著名建築公司巴馬丹拿和同樣知名的企業 George Wimpey 有限公司負責,這是當時香港最高的建築物,並配備最先進的建設服務。



那個建築風格的建築是裝飾藝術認為是影響在芝加哥和上海類似的建築。所有4面牆的建設是

可見,由於其島嶼網。外牆功能挫折加強經濟衰退和預測的牆壁,並極力強調垂直的豎框和列崛起團結帶窗戶在各樓層。



面前的是花崗岩和裝飾僅限於向雕刻磨頭列,程式化楣裝飾和觀賞面板和毗鄰下面的窗口。別具風格的石獅放置在任何一方的主體入口,也側面提升。



舊的中國銀行的建設初期使用的裝飾藝術風格塔建築的銀行中環。另一個著名的一個是舊匯豐銀行毗鄰大廈中銀大廈已被清拆。因此,它相當大的建築文物價值。雖然外牆仍保留其原始

外觀,內部發生了廣泛的改建和翻修適應不斷變化的辦公用品,技術要求和顧客的口味。



中國銀行以被認為是一間主要銀行在世界上由於其堅實的基礎,良好的聲譽和審慎的態度處理 。由於它的顯著位置 是中環一個著名的地標。



中國銀行以建設是非常重要的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一個重要建築,歷史和功能複雜的中區。



功能上,這是舊最高法院大樓(現立法會大樓),聖約翰座堂和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等 ,它位於沿“銀行帶”的中部。



將來發展

就目前已知中國(香港)中區分行沒有計劃關閉或移動銀行。不過,如果銀行都搬走了,大概是可以用來建設商業寫字樓。

前准將官邸

前准將官邸(Ex-Commodore's House)
地址:中環寶雲道5 號
1914
前准將官邸建成,原名Iddesleigh,乃香港置地投資及代理有限公司的公司秘書住所。

二次大戰後
被英國皇家海軍佔用

1952
分配給海軍准將,自此被命名為准將官邸(現稱前准將官邸)

1979
官邸移交給香港政府

1990 後
成為「母親的抉擇」的育嬰中心

舊牛奶公司倉庫

舊牛奶公司倉庫(Old Dairy Farm Depot)

地址:中環下亞厘畢道2號
特色 
  • 由於在街角地盤興建,憑藉其獨特的形狀,是整個建築風格在香港甚為罕見
  • 建設者帕特里克爵士在曼森的原目標是通過提供港人不受污染的牛奶,改善健康,具豐富的社會歷史價值
  • 建築物不僅因為從目前的使用與知名催化,而且是重要的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歷史背景

1886
帕特里克爵士曼森,蘇格蘭外科醫生和5個在香港活躍的商人於薄扶林成立牛奶場

1892
舊牛奶公司倉庫成立,其後加入屠場、餡餅生產工場、 牛奶分銷中心、零售冰粒雪庫、副食品工場及鍋爐間等設備

1913
隨著企業的蓬勃發展和擴大企業,擴展該站完成

1917
1925
公司的財產被洗劫一空

1970
仍然作為公司的總部直至70年代初

1982
香港外國記者會進駐了前倉庫北座

1984
藝穗會租用前倉庫南座

導賞 

牛奶公司由醫生創辦,並不只為掙錢,宣布的目標包括三個方面: 改善健康港人通過提供他們與牛奶保存不受污染的手段、在進口乳製品畜群牛嚴格控制衛生,以降低牛奶的價格一半以上,最後當然是公司為股東實現利潤。



原來的倉庫只由大約一半(南部)本部樓宇。北座和南座是建立在同一個折衷建築風格與強大的新古典和一些工藝美術的影響。新古典主義的功能包括成型飛簷,靶心窗口,architraved窗口,基石,壁柱和pediments結合一起折衷叢生。


所謂的“包紮磚砌”和使用多種顏色的物料使建設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外觀。文物價值和外部至少保持在外觀上相當真實。


將來發展

雖然可能會被活化再作其他用途,不過目前建築和使用者 - 香港外國記者及藝穗會,是相當兼容和合適的。

回教清真寺禮拜總堂

回教清真寺禮拜總堂 (Jamia Mosque)
地址:中環些利街30號

特色 
  • 香港穆斯林禮拜最重要的清真寺
  • 雖然不是唯一的清真寺,不過在香港,這種類型的建築在罕見有明顯建築文物價值
  • 唯一改變是現代地面飾面並增設一個臨時蓋了門廊,使清真寺的遺跡相當真實
  • 多年來,該堂安置不少貧苦回教信徒於其鄰近地方居住
歷史背景

1850
最初的清真寺是一個小石屋,由最早定居的穆斯林信眾,包括印度海員和士兵興建
他們在香港主要從事鴉片和茶葉貿易

1860
另一批穆斯林商人從印度南部城市馬德拉斯抵達,並成功地建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殖民地的業務。

1915
從當地的捐款穆斯林信徒建成現今的清真寺

1990
清真寺和住宅被賦予香港一級歷史古蹟的地位。

導賞

清真寺後面的三層樓房,很可能建在二十世紀初,提供追隨者免租居住。

顯然,穆斯林見證香港早期殖民地時代歷歷史的,表達當時宗教的象徵和文化的多樣性

清真寺建築作為伊斯蘭一座祈禱的地方,嚴格導向對麥加的穆罕默德的誕生地,伊斯蘭教沙特阿拉伯和精神中心。

大型的中央大廳或祈禱室和崇拜,是考慮禮儀的需要

典型的伊斯蘭建築特色的清真寺,包括反弧拱,豐富的表面裝飾,彩色玻璃窗,一個圓頂和尖塔,陽台則用作呼籲人們做禮拜。

在最近,該清真寺被油上綠色作成外牆主調顏色。2002年的一張照片表明,覆蓋著白色石膏。有意見認為,綠色伊斯蘭教在許多國家的一種顏色(例如巴基斯坦)這可能有些事情要與重繪。因此,在重新粉刷可能是宗教而不是建築意義。

相反清真寺背後的住宅建築是西方新古典風格。柱廊、陽台和優良新喬治亞

風格門口和fanlights。

清真寺是穆斯林社會有相當重要的社會作用, 作為一個安寧的禮拜場所。再加上後方的免租住房,也是對一種社會的一個無償服務。

清真寺的街道名稱交界清真寺街,摩羅街和下摩羅街(稱為由中文“鄚咯蓋”嚤囉街,意思為“上街”[鄚咯]是印度)顯然命名的是清真寺和原有印度居民。 清真寺在該區有相當大的地方關係。

影相位 
從門口而上的樓梯,從低部拍上整座寺廟是一個較佳的位置。另外,進入寺廟前,記得先脫掉鞋子,以及保持安靜,寺內的光線較為陰暗,宜使用大光圈拍攝相片。

將來發展
由於清真寺位處中環的心藏地帶,因而有很大的重建潛力。不過,在往後的歲月中,這裏很可能將保持不變。 

前行政長官辦公室

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 (Office of Former Chief Executives)
地址:中環堅尼地道28 號


1896
首次轉售記錄,當時的買方是香港置地公司

1948
與毗鄰的堅尼地道26 號成為皇仁書院的臨時校舍,至 1950 年書院遷校為止。

1950
日本政府仍是該址的財產保管人,至 1954年才將業權交回香港政府。

1961 至1989
建築物曾予教育署與堅尼地道小學共用。

1980 起
被列為「保管產業」

1990 年代
成為中英聯合聯絡小組的會議地點 之一。

現在
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

天主教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天主教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The Hong Kong Catholic Cathedral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地址: 香港中環堅道16 號

特色
  • 在香港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羅馬天主教堂
  • 哥特式風格的教堂 ,建築風格在香港相當罕見
  • 和彼鄰的社區中心、教堂辦公室、會議室和活動室等,成為香港天主教社區
  • 現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歷史背景
1888
天主教總堂落成

1941
日佔時期,日軍曾於該處投下一枚炸彈,教堂因而遭受嚴重破壞
堂內大鐘被日軍拆下,藉以鑄造軍器

1945
戰後教堂展開維修

1958
教堂側5 層高的天主教教區中心落成作社區中心用途

1970
原木材屋頂被一個具體的屋頂取代

2002
翻修更新工程完成

2003
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獎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
    導賞




    教堂的外觀仿歌德式設計建築風格,可以看到磚石而成的結構。

    從主教堂後看:
    • 座位超過 1000 個
    • 建築物有共 38 條條石柱支撐
    • 座位前的是中央交叉點主教寶座
    • 4 個小堂,包括聖禮小堂、福傳小堂、中華殉道聖人小堂及亡者小堂,在主教寶座前的位置






    從中央的主祭台向上看:
    • 是中心的尖塔,高達 33.7 米

    中央的主祭台:
    • 左邊紅色的座位是主教寶座
    • 中間的是祝聖台
    • 上面掛着耶蘇被釘上十字架時的模樣




    左右兩邊的玻璃壁畫:



    陳意齋

    陳意齋(Chan Yee Jai)

    地址:中環皇后大道中 176D 號
    電話:852-2543 8414
    營業時間:1000 - 1930分(星期日至 1830)


    特色
    人手精製,不含防腐劑的懷舊小吃店
    著名作家張小嫻亦盛讚陳意齋的燕窩糕,認為它是用來哄女朋友的最佳首選


    蝦子扎蹄、燕窩糕、盲公餅等,更是鎮店之寶
    人手精製,不含防腐劑的懷舊小吃店

    海味街

    海味街 (Seafood Street)
    地址:香港上環文咸東西街至德輔道西一帶
    星期日大多店舖會休息

    超過二百多間的參茸海味舖
    甚至較罕有的海味珍品如兩頭大網鮑也有售

    摩囉上街

    地址:上環摩囉街

    香港著名的古董集散地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有不少毛澤東相關產品

    手工藝品,如小鏡子、胭脂盒、菸盒等,也有不少骨董陶瓷製品,富中國特色的舊傢具,花瓶,匕首及擺設

    孫中山紀念館

    孫中山紀念館 (Dr Sun Yat-sen Museum)
    地址:中環半山衛城道 7 號
    電話:852-2367 6373
    入場費:$10 (成人),$5 (全日制學生、殘疾人士及 60 歲或以上高齡人士)
    逢星期三、孫中山先生誕辰(11月12日)及忌辰(3月12日)免費入場
    開放時間:1000-1800,假日1000-1900,聖誕前夕及農曆新年除夕開放至 1700
    星期四、農曆年初一及初二休館


    特色
    英皇愛德華時期的古典建築風格
    玻璃窗色彩斑斕的,欄杆是柚木樓梯的


    全館置有兩個常設展廳,展出多件珍貴的歷史文物,配合多元化的視聽節目,全面闡述孫先生的生平事跡,重構其傳奇一生。



    1914
    落成,樓高4層,原為富商何甘棠的府第。

    1959
    售予鄭姓商人

    1960
    耶 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購入

    2002
    教會申請chak 卸甘棠第

    2004
    政 府以 5300 萬元「優惠價」向教會收購,再以9100萬元進行修葺

    2006
    12月12日,孫中山 紀念館開幕。

    屬愛德華時期的建築風格

    欄杆及大廳用金箔裝飾

    荷李活道60 號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60 號

    1850
    土地契約於當年生效

    1920 年代
    從外貌看,現有的建築物大約建於該時期。過去,該建築物一直經營涼茶店,並同時售賣龜苓膏和竹蔗水。該店在新界元朗屏山自置田地種植竹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