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紀念碑

和平紀念碑 (The Cenotaph)
地址:中環皇后像廣場
特色
  • 每年在最接近11月11日的星期日都有紀念儀式活動
  • 與旁邊的舊最高法院,前三軍司令官邸,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及香港會,是香港早期的中心點

歷史背景

191X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開結籌劃建立紀念碑紀念戰爭中的死者

1920
埃德溫勒琴斯爵士宣布英國倫敦翻版方案

1923
紀念碑揭幕

1970 年代
加入1939-1945年期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受害者

1981
與香港動植物公園,皇后像廣場和及聖約翰座堂的和平紀念日儀式合併

1997
1997年後,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更名為抗日勝利紀念日。 1998年以來,每年重陽節在大會堂紀念龕舉行官方儀式,行政長官和高級官員都會出席。與此同時,香港退伍軍人協會繼續在最近11月11日的星期日在紀念碑舉行紀念活動。


導賞

和平紀念碑位於皇后像廣場和大會堂,橫跨幹諾道,面向維多利亞港。幾乎是英國倫敦和平紀念碑的翻版。

最初,它只是刻有 “光榮的死了” 字的字樣。

碑的一側刻上8個漢字“英魂不朽浩氣長存”,意思是“願他們的靈魂是不朽的烈士,他們的崇高精神是刻在紀念碑一個遲來的承認”

1997年前在香港舉行的官方紀念活動,以紀念大英帝國和美國聯邦軍人誰死在兩次世界大戰。

外表簡單的紀念碑是基於精湛完善的經典原則而建。在垂直的紀念碑,如果預測向上, 將滿足點在離地面1000英尺的橫,分別是第一個圓的周長與理論點 900英尺的地下。這個治療是根據 entasis在古典主義傾向是一個微妙的垂直和水平線,以正確的錯覺。紀念館建成的打扮於市中心的進一步加強。

長方形花崗石的平台,十字型道路和四周整齊的草坪和矮花崗岩壁,職位和欄杆。紀念館目的是加強與底座和以減弱上部的力量。

最終在頂部的長方形石棺後,有一座石頭敬獻了花圈。

裝飾限於石裝飾的基座和石棺,雕刻花圈的頂部和雙方永久附有青銅旗杆。

碑文中英文原文為致敬兩次世界大戰,分別是1914-1918和1939-1945。碑文中文字意思是五月,是烈士的靈魂不朽的,他們的崇高精神。

在建築風格來說,紀念碑屬於古典復興。在香港另有幾個紀念碑,但以它的物以稀為貴以及內置的文物價值。

1939-1945年的苦難和中國題詞是後來補充,否則會保留其紀念館原來的真實面貌。 社會價值來說,紀念碑顯然是為紀念和提醒那些生活在兩次世界大戰和其他衝突。

與旁邊的皇后像廣場,立法會和大會堂,這是一個良好著名地標看出殖民地時代的城市中心點。 

舊維多利亞城現在主要由一些法定古蹟來探究,如舊最高法院,前三軍司令官邸,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禮賓府及聖約翰座堂,由海邊直至政府山再至宗教,連成香港殖民地僅有的一直線。

影相位
背景各國際金融中心及皇后像廣場的方向較美。不過,如果以此為方向拍照最好是上午,因為下午會變成背光。另外,紀念碑平常有鐵欄包圍,如欲拍攝,可考慮低抄。

將來發展
紀念館當然可以被移動到另一個位置的土地用於其他目的,但可能會被視為褻瀆。所以在可見的將來這裏和其他周邊的建築仍然可以保存下來,為香港的歷史留下實在的證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